性別議題之精神分析面向

 

性別的演繹包含三大面向:從生物學的觀點,探討的是生物學上的第一及第二性徵;從精神性學出發的,是主動與被動性傾向的分野;社會學則是著墨於各種文化中,外顯性別特徵和象徵功能的互動。這三種面向中,並沒有對等性的關連,意即男性生物性徵,與男性精神性徵,與社會性徵,並無法畫上單純的等號,反而因為彼此間的差異,孕育出多元的討論議題。精神分析自佛洛依德始,由性驅力理論到客體關係理論的研究觀察,產生出對個體生物性徵與精神性徵的諸多研究討論,並論及群體運作的性別特質,可謂同時將性別的三個面向涵括在其中,而其中重要的影響元素之ㄧ就是潛意識的存在。

佛氏早期的學說著重於兩性精神特質的分化演變在於關鍵性的陽具發現及觀察,經過潛意識的運作機制,影響了成長歷程中的認同過程,因此推演出精神性徵的區別。佛氏的論述被評論為以男性角度出發,並無法解讀女性的性心理發展,佛氏在晚期建議要對女性潛意識做更多的研究,並在晚期的疑問中重新提出關於精神性徵與生物性徵彼此間的交互影響關係的思考,換言之,精神分析的思考從生物性區別推演到精神性區別的單一方向,演變成交互作用的思考方向,而性別(gender)成為融合的概念與起點,有別於性(sexuality)的生物起源概念。

女性主義的發展與佛氏晚期的思考逐漸接軌,並在1970年代,隨著女性分析師及非醫療心理治療師的增加,古典精神分析中較缺乏以女性觀點的著墨逐漸被補充上來。客體關係分析師如克萊恩,則認為男女精神性徵其實同時存在於初生的嬰孩,有別於佛氏認為初始僅有男性特質存在。近代精神分析甚至也有理論反轉了佛氏的論述,認為初始僅有女性特質存在。

透過精神分析的研究論述,搭配生物學及社會學的角度,甚至是美學、人類學等的發展論述,我們可以發現,在現代社會中充斥的性別議題底下,蘊含了人類文明發展所經歷的軌跡,也隱含著潛意識的運作演化,其豐富性值得更多元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