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在精神醫療的應用

 

精神分析的發展開始於約一百年前的佛洛依德,他運用其首創的精神分析技術,治療並研究歇斯底里症(註)病人的病理機轉,發現了症狀形成的根源,來自於潛意識(unconscious)。自此,精神分析成為研究潛意識的學問和技術,也代表著分析師與個案間充滿創造性的互動過程,接續的理論發展,因為潛意識的運作邏輯與現實邏輯的迥異,變得複雜而豐富。在潛意識中,沒有時間的概念(過去可以在現在重現),對立可以並存(男性與女性特質、愛和恨),不需考慮現實原則(以享樂原則為主),而且與現實生活中許多的常態與病態的思想與行為,息息相關。因此精神分析在精神疾病的研究與治療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另外與藝術、電影、文學、哲學,也互有交流。

首先介紹精神分析中,潛意識和客體關係的概念,這是一個簡化的說明,真正的理論是相當複雜且龐大的。所謂潛意識,可以說是不屬於意識的精神範疇,因為潛意識含纳了不被意識所接受的想法,因此必須經由防衛機制的處理,以迂迴的方式再現於意識層面,舉例來說,我看到一隻狗在吠,我開始莫名的害怕,這是因為這一個情境,引發了我潛意識的記憶;換句話說,狗吠引發了舊有而無法想起的害怕,而這個潛意識的可怕內容,就可以精神分析的方式,加以解讀並疏通。所謂客體關係,簡單得說,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互動關係,是人類生存的必要關係(如母子關係),一個人的人格養成,正是反映了從小到大客體關係的變遷,我們一直使用這一個模板來處理每一次人與人的互動,舉例來說,分析過程發現個案面對分析師有異常的焦慮感,這可能就是個案內在客體關係的經驗所產生的影響。

精神分析認為,潛意識與客體關係是所有的意識運作與人際關係的根源,間接的投射在分析師與個案的互動關係中,分析師藉此了解個案潛意識與客體關係的運作,同時內化並修復個案失調的適應本能,進而舒緩精神症狀並改善客體關係,就結果面來說,就像是增強了自己的免疫力,病痛自然減少,也不用再躲避自然界的無害的共生菌的道理。這一個失調的適應本能,反映出內在欲求與外在現實發生無法正常協調的狀態,這就是精神分析想要處理的精神病理。舉一個正常適應的例子,所有的嬰兒都必須喝奶,因為飢餓對小生命來說會引發接近死亡的焦慮,所以在語言成型前,用哭和肢體動作來表達飢餓及對媽媽的需求,但是在正常生活情境下,媽媽可能偶而無法及時給與滿足,所以嬰兒慢慢學會用含手指來減緩需求的強度,這一個過程是一個人開始遭遇挫折,並處理挫折的原型經驗,是內在欲求與外在現實協調的結果,當然隨者嬰兒生理與心理的發展,用來處理挫折的方法自然會越來越成熟且多樣化,所以含手指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反觀病理性的適應發展,就是一個人停滯或退化到較不成熟的處理模式,與現實產生了過度的不協調,並且反應在僵化的客體關係上。觀察現在常見的焦慮、憂鬱症,我們常歸因於生活環境中可能的壓力源(如夫妻相處不好),但問題經常不是如此單純,此時藉由精神分析,經由足夠的分析頻率與對話,往往可以發現潛藏於潛意識的病理運作模式(客體關係),分析師體察治療關係的微妙變化與潛意識表達,提供個案了解的機會,進而重啟復原之路。

精神分析與其它談話性治療,如,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家庭婚姻治療…等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最外顯的差異是精神分析在操作上為一周四到五次的分析,每次歷時約五十分鐘;其他的一般治療頻率較低。所有有關精神分析的治療方式都必須花費不算短的時間,短則一年,長則數年。一定有人會問,這麼長期的治療,花費的時間與金錢,到底值不值得。之所以需要這麼高代價的治療模式,是因為治療不再只是針對症狀的消除,而是對一個人人格成型的剖析。從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所有的精神症狀,反應的是個人長期因應外在環境與內在期待所產生的病態妥協結果,除非解開這一個循環,不然症狀必定重複出現,如果其中包含生物性的病理因素,就必須合併藥物或其他生物性的治療。

【註】當年的歇斯底里症,筆者認為比較接近現代的精神官能症或轉化症。